记录仪的行业大事
行车记录仪的屏幕在行业内本身里利润低,市场份额小,由于这几年中低端屏幕厂商接连亏损,所以一部分厂商转投手机、平板屏幕的怀抱了,导致行车记录仪屏幕的产量缩水严重,导致今年8月行车记录仪产品全面涨价。

涨价的罪魁祸首--屏幕
拿4.3寸屏幕来说,进货价从原来的19元,涨到如今的40元,涨了一倍多,而且这价格也不见得能拿到货。羊毛出在羊身上,再从经销商到消费者手里,每台产品的涨幅在50元左右,最后的种种还是强加在消费者头上。
市场竞品
智能后视镜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记录仪的竞争,丰富实用的功能,加上联网的优势,以安卓为主的操作系统,让人们上手容易。虽然现阶段智能后视镜走量不是很大,对记录仪没有造成致命打击,但是更多、更实用、更花哨的功能确实赚足了眼球,未来价格下探势必会抢走相当一部分行车记录仪的用户,更进一步压低了记录仪的售价和利润空间。
编辑点评:2016年已经接近尾声,在大市场经济状况不好的背景下,行车记录仪行业同样遇上寒冬。其实困难时期正是行业去伪存真的最佳时机,把那些“毒瘤”厂商淘汰掉,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大厂商应潜下心在产品上下功夫,打破智能后视镜对行车记录仪的围追堵截,待市场好转一飞冲天。
笔者yy一下,17年政府会不会出台相关政策,同胎压检测产品一样,整车出厂必须配备行车记录仪,那么后装市场面对的主要是市场存量车。毕竟行车记录仪在国内的用处很重要,政策强制安装记录仪,做到车车都有记录仪,那么“碰瓷党”就彻底失业了,社会的不正风气也就不知所踪了。
推荐相关阅读: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困惑与新生 揭2016记录仪行业震惊真相//gps.zol.com.cn/619/6197167.html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