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导航到底有多重要
[ZOL汽车电子] 大家好,【车仔你懂得】又双叒叕和大家见面了,上周我们一起畅谈了上周我们一起畅谈了《高精度导航到底谁说了算》,在最后一段,笔者与大家探讨了高精度地图与室内导航的关系,既然高精度地图都已经开始普及了,是不是室内导航马上就能实现了呢,室内导航还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呢?室内导航与来势汹涌的车联网有何关系呢?请大家随车仔一起看下去。
正式入题之前,笔者有一口老槽要吐:
1.室内导航有多重要,问问一进入机场、火车站、大商场就化身各种路痴狂魔的小伙伴就知道了;
2.室内导航有多重要,问问超商反人类的导视系统就知道了,笔者每次都会在这种导视系统的帮助下走错;
右侧是实体墙,前方是实体墙,告诉我,需要滴滴WC的我,该如何拯救一个超商迷路的你
3.室内导航有多重要,问问进入国家博物馆之后,再也找不到出口的观众,你就知道。
那些,整天吵着微软人类福祉不懈努力的巨头们,那些整日标榜自己要改变世界的人们,用户痛点摆在这里这么久了,为什么就不来管一管呢?以前,笔者经常这样抱怨,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室内导航领域,一直以来不乏有学者、巨头、创业人员前赴后继的努力。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2一、室内导航是一场国际撕逼大战
一、室内导航是一场国际化撕逼大战
近期,一则报道再次引爆了室内导航领域:苹果公司在3月22日获得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批准,可出于商业目的使用由大疆、Aibotix及其他公司开发的无人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苹果公司使用无人机,而是苹果公司准备利用无人机、室内定位以及更好的汽车导航技术来改进其iOS和macOS平台上的Maps应用。
室内定位技术应可帮助苹果公司的用户找到通往机场和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区域的道路。这已经不是苹果公司第一次展现在室内导航上的野心了:
2015,苹果公司才在收购了创业公司Indoor.io。
2014年,Apple开始在自家254个零售实体店面部署iBeacon系统,他们在店裡各个不同位置装上许多体积小巧的Beacon蓝牙发射器,或是直接 将iPad、iPhone当成Beacon发射器,一旦人们进入讯号区域时,iBeacon装置就能够透过手机上的专属App,向你的iPhone 传输各种讯息,像是推送折价、优惠、商品建议等资讯。
iBeacon,又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它是苹果公司2013年9月发布的移动设备用OS(iOS7)上配备的新功能——配备有 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功能的设备使用BLE技术向周围发送自己特有的ID,接收到该ID的应用软件会根据该ID采取一些行动。
也就是说,苹果至少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押注室内通讯了。
提到导航,苹果的冤家谷歌,是行家里手,谷歌在室内导航方面又有什么建树呢?
早在2011年,谷歌发布了安卓版Google Maps 6.0,新增加了室内导航功能。如果用户身处某建筑物内部,而且地图库中也有该建筑物的内部地图的话,那么当用户打开Google Maps的时候,每一层楼的详细地图就会自动显示出来。蓝色小点代表用户所在位置,当用户上下楼的时候,Google Maps可自动切换到用户当前所在的楼层对应的地图。
另一家巨头亚马逊实际上也一直在室内导航中不断耕耘,与前两者不同,亚马逊专注于室内导航技术在仓储管理和无人及配送方面的应用。
3二、室内导航技术知多少
二、室内导航技术知多少
室内导航呼声再度高涨,实际上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成为一个普遍需求。人们习惯于时时刻刻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定位,搜索LBS服务。因此,室内导航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什么不能用GPS,因为GPS定位是需要收到用于定位的卫星信号,在室内由于墙壁的阻隔,基本很难收到足够多的卫星信号用于精准定位。即使能收到信号,GPS的精度也难以满足室内定位导航的需求。
那么,室内导航都需要哪些技术呢?
需要首先声明的是,室内导航最基础的技术是高精度地图,唯有高精度地图的普及,室内导航才能成为可能。现在探讨的是另外一些解决室内如何实现高精度定位的技术。目前,主流室内定位技术主要有基于专用设备的室内定位、基于Wi-Fi信号测距和基于Wi-Fi指纹的定位、基于地磁感应定位三大类。具有代表性的是前两者。
1.基于Wi-Fi信号测距和基于Wi-Fi指纹的定位:
根据Wi-Fi信号强度与距离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衰减模型,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手表等设备时,便可以完成定位,问题是室内大型物件位置的变化会使原模型失效。
从而,又有另一张技术Wi-Fi指纹定位技术,何谓Wi-Fi指纹?比如你在位置A测到路由器1、2、3、4、5的信号强度是a、b、c、d、e,那你在另一位置B测出来的强度一般是不一样的。于是你可以每隔几米测一次各路由器的信号强度,作为一条数据(我们称之为Wi-Fi指纹)存到一个数据库里,对于下一次某位置上的输入值,我们只需寻找余弦相似度最高的就够了。
这两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现在基本上实现了室内WIFI信号全覆盖,劣势也很明显:精度低——高于5米,
2.基于专用设备的室内定位:通过在室内指定区域部署大量的专用硬件设施(超声波,红外传感),同时使用户佩戴设备,实现定位。这种方法精度挺高,但是缺点显而易见。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非常高,还要求用户佩戴专有设备。
4三、室内导航距离我们有多远
三、室内导航距离我们有多远
从技术层面,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主流的两类技术一方面不能保证精确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不能保证低成本、商业化,因此,短期内,想要享受到室内导航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畅想一下,究竟我们需要哪些步骤才能真正体验到室内导航的乐趣。
首先,我们需要大多数“室内”所有者——超商、博物馆、机场等等,开放自己的地图绘制权限,让图商和地图服务商能够完成基础的高精度地图绘制。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实体行业和线上销售同时呼唤新型营销方式和线下体验的契机,LBS不再是一种附加的服务,而是商家增加销售额的最重要方式时,线下部署和运营方再重,也会有人愿意为此投入成本。
最后,一个打通进场通讯、高精度导航和线下支付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出现。
编辑点评:
导航,无论是车载导航、步行导航还是室内导航,最终解决的是连接的问题。移动互联网之所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潮流,给你不在于智能手机多好用、app多美丽,而是最先解决了用户渴望与外界连接需求。而室内导航,关系着用户在一个空间内与各种LBS服务连接的需求,这种需求和市场随着新技术的到来,必然会引爆,室内导航是车载导航的延续,而LBS才是所有导航的最终归宿。
推荐相关阅读:
更多汽车用品资讯请关注车品达人公众号或加入ZOL车品QQ群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