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璞物网在751大罐举行了D1电动车的发布会,与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相比D1电动车在产品定位上有更加针对性设计,具有“运”“行”“享”三大系列产品,不仅添加了定位导航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提出了电动车续航解决方案,在线下服务网点布局上有长远的规划远景,提出了“璞物双轮”的全新商业模式,在发布会后多家媒体也对璞物网联合创始人孙卓和赵清江进行了采访。
璞物网联合创始人孙卓(左)和赵清江(右)
主持人:特别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到专访现场,这位是璞物电动车商城联合创始人赵清江赵总,这位是璞物商城的联合创始人孙卓。
问:我想问关于O2O的问题,整个互联网对O2O是比较烧钱的,咱们有3000万美元的注资,这个钱怎么花?
孙卓:璞物网对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来说,这是一个事业也是一个梦想。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们在资金投入这块主要是涉及线上平台搭建和线下网点的建设,这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但是今后我们可以做持续的努力。
问:这笔钱主要用在O2O布局上面吗?
赵清江:这笔资金主要是搭建线下的平台,逐步实现我们的布局目标,我们要不断搭建我们线下的平台。
问:有时间点吗?
赵清江:大致的时间点刚才我们在会上说过了,先期会在26个省会城市搭建,接下来在重点城市搭建,刚才孙总都讲了。
问:孙总您说很喜欢雷军,小米常说要将产品做到极致,所以发布的常常是一个爆款,您为什么要在发布会上发布一系列的电动车?
孙卓: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手机这类3C产品的适配人群要远远广于一款电动车。无论任何身高的人,任何体重的人、任何行业的人都可能会用一样的手机,但是一款电动车却无法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我们推出了一个系列的产品,为的就是针对不同特点的人群,为他们带来极致的骑行体验。
所谓做到极致,我个人认为,就是要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使用场景,为他们量身打造更加适合他们的产品。为此,我们推出了行、运、享三大车系,每个车系都有各自精巧的设计。
“运”系列的针对人群是外卖员、快递员,璞物为他们配上了可以折叠的靠背座椅,让他们在行驶中可以缓解疲劳。同时,手机架与手机充电插孔可以让配送员们在配送中不用再担心手机电力问题。“行”主打性价比,力做电动车行业里的千元旗舰!“享”系列以外观为核心卖点,整个车系颜值爆表,帮助用户宣扬个性与激情。
问:咱们璞物商城除了电动车,还有什么产品吗?
孙卓:我们接下来会陆陆续续推出自己的一些核心产品,也例如爆款的产品。璞物我们目前走的是第一阶段,我们还有第二、第三、第四阶段。
问:我是创业帮记者,我想问一下三个系列的销售渠道分别是什么?我们针对快递员的是跟一般的快递公司有合作吗?何时开始销售?
孙卓:主要的产品是通过线下实体店的体验,在体验进行购买,交易过程由线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用户做一些指导工作,会使用App去进行以后对这台车的操作包括服务。我们会在10月份全国的26个省市线下实体店,会一起推出。
问:我们的App会在10月份推出,销售也是10月份开始?
孙卓:是。
问:针对快递的车是直接针对用户还是跟快递企业?
孙卓:用户可以在我们商城进行购买,我们也会和目前互联网进行配送的平台搭建战略合作,这些都在运作当中。
问:这三个系列都是千元内吗?
孙卓:不是。行系列一些产品是千元的系列,功能需求不一样,要求的动力不一样,配置不一样,车的价值也不一样。
问:什么时候价格会公布?
孙卓:10月份统一销售的时候,在线下实体店我们会公布价格,而且我们的价格在App上都是统一的。
问: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孙卓: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为这些每天用电动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的人,目前互联网的盛行增长的非常快,电池续航是他们最大的痛点,我们要用这个方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困难。
问:帮助谁?
孙卓:帮助快递,我们以前的电动车续航只能在四五十里,我们基于换电模式以后,这种模式在他的工作半径不会只限于四五十公里。
问:我是来自中关村在线汽车科技的编辑,那在产品使用上D1是更加偏行业类用车吗?
赵清江:我们的产品并不是针对某一个行业,或者某一类人群,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问题,它每一个电动车都存在,即使我是一个平常的上班族,我也不希望到了公司把电池拆下来搬到楼上,这些人群在我们身边,所有的骑电动车的人,他如果接受这个方式,他觉得这个方式好,就会接受这款车。刚才我跟几个保安聊了一下,我就问了一下,我说你们觉得怎么样,他说很好,北京什么时候推出来,每次电动车自行车电池用的时间久,也不好,他也很苦恼,这种需求是普遍存在的。
问: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带动很多产业的变化,很多产业都在进军互联网的同时,大家都在玩,给人感觉有玩坏的感觉,很多行业转向线下,我了解咱们在线下有一个过万的线下商城网点,您怎样看待这个线下资源?线上跟线下如何区别对待有重点吗?
孙卓:就像我们发布的战略“璞物双轮”,一边是B端一边是C端,也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在我们的布局里面没有轻重之分。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要把线下的资源进行线上的融合,要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这才是我们的竞争力。
问:线下更偏重服务,线上是产品的体验。
孙卓:对。线上连接了所有的环节,线下能够把我们的服务落到实处。
问:我是经济报的记者,我们现在市场当中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系统做出来之后,现在市场盈利的方向,我们为什么对这个模式这么有信心?我们对这个市场的预判是怎么样的,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赵清江:对于现在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本来的电动车行业,将来必然是结合,我相信是所有现在这个行业人士的共识。刚才你提到可能很多其他行业的人也会做电动车,他们为什么愿意做?只有他们看好这个行业,才愿意做。就像我们看好我们的模式一样,对于我们的模式来说,在我们之前没有人去做的,我们认为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去看这个事情,我们认为有非常大的实现可能。我们这个模式给予的人群是全社会,但是恰恰是现在这部分人群,他没有很好的接入点,没有很好的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非常好的体验,这也恰恰是我们将来甚至不但我们,可能有其他企业要努力奋斗的,让更多的人进入互联网。
问:我有一个问题,我对你们换电模式比较感兴趣。你觉得换电模式相对于传统的电动车的优势有多大?换电模式还是一个新的角度,利用一些智能的设备,电动车人群层次很普遍,包括年纪比较大的,或者对智能设备接触并不熟练的人群,这个优势在普及化过程中会有怎样的难度?你是线上+线下,因为是换电并不是充电,涉及到线下的推广服务过程,你们是过万的线下体验店,做到像你们说的3公里的距离,也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你们怎么设想的?
孙卓:我们做过一个调查,现在互联网普及的程度比我们想的要深。虽然可能很多人,他用互联网做的事情不多,但是起码他会用智能手机会用微信,甚至大妈都会建微信群。特别是从这几年智能互联以来,大家对移动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接受速度在迅速加快。我们基于这个时间点推出这个方式,也是我们认为这个时候是需要的,我们推这个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在推的过程中,我们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紧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步伐推进。
我们后面怎么样推广,一方面我们会自建电站,另外一方面我们要把我们众多的线下的门店团结起来,让他们愿意加入我们这个平台,这样我们可以借用行业本身庞大的市场来推动这个事情,这样可以加快我们的发展。
问:对于3公里换电站的目标有没有什么预期?大概的时间点?
赵清江:我们在会上讲了一下,我要再说一下,为什么这样问,觉得三公里很密,30公里×30公里的一个城市,只需要100个点,这个点和你想像的非常密,相对来说不多。而一个城市我们找出100个点,这是比较容易的,我们现在电动自行车的行业任何一个城市都会在200个点以上。一些比较大的城市,稍微有一点规模的城市都在四五百个点,甚至一千个。
问:你们不是一个品牌进去吗,能达到这样的数量吗?
赵清江:我们是一个平台,我们推出了我们D1电动车,我们想用D1电动车推动这种模式。我们这个平台有很多种产品,我们璞物不会把所有的产品自己去做。我们还有很多配件,我刚才跟大家提到一点,我们所有的加盟商他会得到一个直接的好处,可以在我们这个平台上直接拿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所谓高性价比我们会把配件从厂家拿来,我们不赚取任何利润,这才是垂直的。这对我们现有的网点,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吸引力,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原有的营销体系它还是存在,只有打破这个营销体系,去掉中间的环节,才能重新塑造这个行业的价值,才让我们的加盟商愿意加入,和我们一起推动这个事情。
问:加盟需要加盟费吗?
赵清江:没有。
问:您建立一个平台,我在App上搜到离我最近的加盟合作伙伴的点,我到那换电池?
赵清江:对,还可以得到服务。
问:费用是App支付还是线下?
赵清江:App。
问:你们已有的一万个点有多少是自建,有多少是加盟的?在城市分布是什么情况?
赵清江:准确的数字没法告诉你,两个月之前我们一直在推动这个事情,现在每天在变化。我们先集中一些重点的城市,对我们下一步推动营造一个氛围。
问:我想问一下孙总,我是中国商报的记者,宣传片里看到百度外卖和汇通,是不是他们和璞物有合作关系了?
孙卓:目前这种合作关系还没有,我们双方都有意愿来建立这个合作关系。
主持人:今天我们媒体专访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媒体,下一步如果大家真对璞物电动车商城有任何的相关问题,欢迎与我们的同事联系,我们给大家安排后期进一步深度的沟通,谢谢。
推荐经销商